[NPC] 鼻咽癌治療整理 化療方案與標靶展望-1


近期因為實習需要,整理了NPC的常見化療方案與標靶治療~~放著也是浪費,便跟各位分享一下自己所知的吧~~有錯還請糾正👌👌👌

流行病學與分期:

  • 流行病學:
在台灣,男性為每十萬人7.7人。其實NPC在全球範圍是個小癌種,然而在東南亞發病率卻很高,因此在台灣是個需要重視的癌症。👀

  • 致病因子💣:
研究顯示有三大類包括遺傳、EBV感染(EB病毒與鼻咽癌的關係)、以及環境因素(食用過多醃漬物或鹹魚是工作環境之空氣污染)。
  • 根據組織型態可分為三種類型:
  1. 角質化鱗狀細胞癌(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):預後最差😷
  2. 非角質化鱗狀細胞癌(non-keratinizing carcinoma)😀
  3. 未分化癌(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):最常見😨

根據2017發布的AJCC 08,NPC的分期指標為:

  • 【T 為腫瘤大小及位置】 
    • T0:沒看到原發腫瘤,但 EBV-positive 且有頸部淋巴結腫大
    • Tis:原位癌 
    • T1:腫瘤侷限在鼻咽或腫瘤侵犯口咽和/或鼻腔但不伴有咽旁侵犯
    • T2:腫瘤侵犯咽旁(parapharynx)間隙,和/或鄰近軟組織侵犯(內側翼狀肌、外側翼狀肌、椎前肌肉) 
    • T3:腫瘤侵犯顱底骨質、頸部椎骨、翼狀肌結構、和/或副鼻竇 
    • T4:腫瘤侵犯顱內和/或顱神經、下咽、眼眶、腮腺、和/或翼狀肌外側表面的軟組織
  • 【N 為頸部淋巴結之轉移情形】 
    • N0:無區域淋巴結轉移 
    • N1:單側頸部(不論哪一側)淋巴結轉移,和/或單側或雙側咽後淋巴結轉移,最大直徑≦6 公分,淋巴結位於環狀軟骨尾端以上 
    • N2:雙側頸部淋巴結轉移,最大直徑≦6 公分,淋巴結位於環狀軟骨尾端以上 
    • N3: 單側或雙側淋巴結轉移,最大徑>6 公分和/或環狀軟骨尾端以下 
  • 【M 則是遠端轉移之有無】 
    • M0:無遠端轉移 
    • M1:有遠端轉移
如此一來TNM分期便可以判斷是第幾期的NPC

治療方案:

其實NPC的治療是相對簡單的
目前的治療Stage I以單獨RT為主,其他Stage的為CCRT,如果未有轉移病人可接受可以輔以手術切除配合周邊淋巴結清掃術。
並且視情況看加上Induction CT(通常都會加,效果很好,之前有研究證實前導性化療可以增加整體的OS)
或是CCRT結束後的adjuvent therapy(效果也不錯,然而病人經過CRRT後可能經不起繼續的療程所以現在流行的是前導性化療了)。
而這些ChT通常都是Cisplatin based的化療方案。👈

Induction therapy regimen有很多,舉一些例子:

  • T+P+F Q3W 2/3 cycle: (3YOS:14% increased in stage 3 & 4) (Neutropenia (72.7%))
    • Docetaxel (60 mg/m2) D1
    • Cisplatin (60-75mg/ m2) D1
    • Fluorouracil (600-750mg/ m2) D2-D5
  • P+F Q3W 2/3 cycle:
    • Cisplatin (80-100mg/m2) D1
    • Fluorouracil (1000mg/m2) D2-D5
  • MEPFL: (More Leucopenia & Neutropenia incidence)
    • Mitomycin (8mg/m2) Epirubicin (60mg/m2) Cisplatin (60mg/m2) D1
    • Fluorouracil (450mg/m2) Leucovorin (30mg/m2) D8
  • Meta-analysis 顯示有經過前導性化療的病人在PFS與OS都比沒有的病人來的長但是有比較多的副作用。
  • 以上可以額外加上Cetuximab,但是Trial做的結果都很差。👎👎👎👎👎
  • 接受Cisplatin based induction therapy的病人因為腎毒性的緣故,故NCCN與台灣專家建議後續CCRT盡量不要使用高劑量Cisplatin。

CCRT 方案:

  • Cisplatin only:
    • Cisplatin (80-100mg/m2) Q3W during R/T
    • Cisplatin (30-40mg/m2) QW during R/T
  • 實驗證實QW與Q3W在OS PFS沒有差異但是QW腸胃毒性減少而口腔粘膜炎機率上升。
  • P+F Q3/4W 2cycle + RT:
    • Cisplatin(75mg/m2) D1
    • Fluorouracil(750mg/m2) D1-D5
  • UFUR(250~300mg/m2)QD:(Seems no O/S or PFS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regimens, but have lower incidence of A/E) 

復發或是Metastatic的病人便沒有特定的方案了,其實就是什麼有效試什麼😭😭😭😭,打得動就好了~原則還是以Cisplatin based的Salvage or Palliative regimen或是嘗試Clinical trial。根據response做藥物的調整。常見的有:

  • P+F Q3W 2/3 cycle:
    • Cisplatin(80-100mg/m2) D1
    • Fluorouracil(1000mg/m2) D2-D5
  • GGGP Q4W 6 cycles:
    • Gemcitabine (1000mg/ m2) D1, 8, 15
    • Cisplatin (50-60mg/ m2) D22
      • (Gemcitabine較5-FU在PFS長了1.4個月(7:5.6)然而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很明顯)
  • Cetuximab LD400mg 250mg QW
    • Adding cetuximab to CCR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benefits in survival in stage II to IV NPC and exacerbated acute mucositis and acneiform rash.(沒啥用,但是其他種類的頭頸癌OK)
下期再來分享剩餘的標靶還有免疫治療的部分吧~~
According to :

留言

FB留言板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大腸癌] 最新研究,BRAF突變患者的新治療方向!!!

[藥物] 5-FU的比較~~